姓名:赵蕾
性别:女
籍贯:河南安阳
职称:副教授
学位:法学博士
研究方向:民事诉讼法学、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、在线纠纷解决机制、诉源治理
电子邮件:sallyzhao@tongji.edu.cn
教育背景
2009-2012年,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,获法学博士学位
2002-2005年,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,获法学硕士学位
1998-2002年,郑州大学法学院,获法学学士学位
工作经历
2024年06月至今,果冻传染煤九一副教授
2018年07月,美国联邦司法中心(FJC)国际研究员
2017年09月至2017年12月,美国司法仲裁与调解法律服务公司(JAMS)国际研究员
2017年07月至2018年07月,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
2015年10月至2017年02月,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届法律研修学者
2005年07月至2024年06月,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主要论文
1.《在线纠纷解决(ODR)概念化的叁层构造》,载《数字法学评论》第2辑(2024年第1期)。
2.《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建构路径优化——基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方法》,载《深圳社会科学》2024年第2期。
3.《如何指定为何指定?遗产管理人制度的程序建构》,载《经贸法律评论》2024年第1期。
4.《国际调解十大发展趋势》(译文),载《商事仲裁与调解》2021年第3期。
5.《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消费纠纷调解合作机制的构建》(第二作者),载《理论月刊》2020年第2期。
6.《粤港澳大湾区纠纷解决机制的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论纲》(第二作者),载《理论月刊》2019年第4期。
7.《从“代码即法律”到“法律即代码”——以区块链作为一种互联网监管技术为切入点》(译文),载《科技与法律》2018年第5期,并被《法学文摘》2019年第1期转载。
8.《“枫桥经验”的理论提升》,载《法律适用》2018年第17期。
9.《中国非讼程序年度观察报告(2017)》,载《当代法学》2018年第6期。
10.《》(译文),载《中国应用法学》2017年第4期。
11.《》(译文),载《中国应用法学》2017年第2期。
12.《》,载《法律适用》2016年10期。
13.《听从我们内心对法典化的召唤》(译文),载《人民法院报》2016年9月23日,并被《新华文摘》2017年第2期转载。
14.《对新民诉法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法条解读与预测》,载《东方法学》2013年第4期。
15.《诉讼与非讼的再区分——以诉讼与非讼基本模式的差异为研究进路》,载《比较法研究》2012年第4期。
16.《司法介入公司自治的第二条道路——公司特别诉讼的基本程序》,载《法学论坛》2011年第1期。
主持课题
1.国家社科基金2023年度项目“在线矛盾纠纷诉源治理理论构建研究”(23BFX168)。
2.广东省社科规划2021年度项目“数智社会治理视阈下在线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研究”(GD21CFX01)。
3.司法部2021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课题“县域治理视域下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”(21SFB2015)。
4.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委托项目“广东人大立法历程研究和多维技术展示专业辅助服务”(2024006)。
5.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委托项目“加强立法制度机制建设提高立法质量效率专项评估辅助服务”(skzx2023020)。
6.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委托项目“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(2023——2027年)以及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的编制咨询服务”(220214)。
着作
1.赵蕾合着:《大规模侵权损害多元赔偿机制研究》,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。
2.赵蕾译着:《数字正义:当纠纷解决遇见互联网科技》(第一译者),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,获“2019年度十大法治图书”。
3.赵蕾着:《非讼程序论》,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,获第四届中青年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着类叁等奖。
荣誉奖励
1.2023年撰写《村改社区结构化治理的法治进路》,获广东省法学会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理论创新”主题征文一等奖。
2.2019年撰写《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商事争端法律人才培养》,获得全国教育规划教研成果一等奖。
3.2018年撰写《“互联网+全球化”视域下的“新枫桥经验与理论”——论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兴起于数字正义理论的形成》,获第十叁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优秀奖。
4.2017年撰写《预防和化解社会纠纷的民事非讼程序研究》报告,获最高人民法院“优秀法律研修成果”。
5.2017年获“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届优秀法律研修学者”。